多工位冷镦机的质量检验需从机械性能、加工精度、安全性、稳定性等多维度进行,以下是主要检验方法及要点:
一、外观与结构检验
整体装配质量
检查机身、导轨、模具安装座等部件的装配是否牢固,无松动、错位或变形。
表面涂层是否均匀、平整,无气泡、剥落或锈蚀(尤其注意高盐雾环境下的防腐处理)。
关键部件完整性
导轨、滑块、曲轴、连杆等运动部件的加工精度和润滑系统是否完善。
防护装置(如安全罩、急停按钮、联锁装置)是否齐全且符合安全标准。
二、精度检验
几何精度检验
导轨直线度:使用水平仪或激光干涉仪检测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直线度,确保运动轨迹精度。
滑块与导轨垂直度:通过直角尺和百分表测量滑块运动方向与导轨的垂直度,影响工件成型精度。
模具安装位同轴度:检测各工位模具安装孔的同轴度,避免多工位加工时的偏移误差。
加工精度验证
试生产检验:使用标准材料(如碳钢、不锈钢)进行试镦,检测工件的尺寸精度(如直径、长度、壁厚)、表面粗糙度(使用粗糙度仪)和成型一致性。
公差符合度:测量工件关键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如头部直径公差、杆部直线度等。
三、性能与稳定性测试
空运转试验
开机空转30分钟以上,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常振动、噪音或卡滞。
检测各润滑点的油液流动是否正常,轴承、齿轮箱等部位的温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(通常温升≤40℃)。
负荷试验
逐步加载至额定工作压力,测试设备在满负荷下的运行稳定性,观察滑块行程、打击频率是否稳定。
检查各传动部件(如齿轮、链条)的啮合是否正常,有无打滑或异常磨损。
连续运行可靠性
进行8小时以上连续生产测试,统计设备的故障率(如模具更换频率、停机次数)和工件合格率,评估长期稳定性。
四、安全性与环保检验
安全防护测试
急停按钮是否灵敏有效,防护装置是否能阻止人员接触危险区域(如运动部件、模具工位)。
电气系统是否接地可靠,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标准(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)。
噪声与振动控制
使用声级计测量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分贝(通常≤85dB),振动测试仪检测机身振动幅度,避免超标影响生产环境和设备寿命。
五、材料与工艺检验
关键部件材质检测
模具、曲轴、导轨等核心部件的材料牌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(如采用Cr12MoV、GCr15等耐磨材料),通过光谱分析或硬度测试(洛氏硬度计)验证。
表面处理工艺(如淬火、镀层)是否达标,确保耐磨性和抗腐蚀性。
加工工艺验证
检查零件加工工艺文件(如热处理报告、装配记录)是否齐全,关键工序(如导轨磨削、齿轮加工)的工艺参数是否可追溯。
六、控制系统与自动化功能检验
数控系统调试
检查PLC程序或数控系统的逻辑控制是否准确,如工位切换、送料长度、冲压频率的设定与执行是否一致。
传感器(如接近开关、编码器)的信号采集是否灵敏,定位精度是否满足要求。
自动化功能测试
送料机构的同步性:检测线材送进长度误差(通常≤±0.1mm)和送料速度稳定性。
废料处理系统是否顺畅,避免废料堆积影响设备运行。
七、出厂检验与文档审核
出厂检验报告
核对制造商提供的检验报告,包括几何精度检测数据、性能测试记录、安全认证(如CE认证、ISO标准)等。
技术文件完整性
检查设备说明书、电路图、易损件清单、保养手册等是否齐全,便于后期维护和故障排查。
八、特殊环境适应性检验(如高盐雾场景)
对于港口、沿海等高盐雾环境使用的设备,需额外检验:
机身表面防腐涂层的厚度和附着力(使用涂层测厚仪)。
不锈钢或电镀部件的耐腐蚀性能(可通过盐雾试验模拟验证)。
电气元件的防潮、防盐雾处理是否到位(如密封设计、防潮涂料)。